生逢这个时代,谁没刷过屏,谁又没“被刷屏”过?让数据来证实这句论断吧。按照最新统计,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用户数均已超过5亿,即便刨去重叠那部分,也意味着,有上亿的客户终端在制造或复制各种内容。这些内容,都会呈现到屏幕上——无论是电脑屏幕还是手机屏幕。
于是,这块分辨率越来越长进的长方形构成了另一个世界。
从中,我们看到了亲朋好友随时随地的碎碎念(从美食分享到抱怨工作),看到了源源不绝的心灵鸡汤(从“柏拉图说”到“仁波切说”),看到了大V间的打情骂俏或嘴炮往来(从任志强、潘石屹斗嘴到大V约架),看到了一场接一场的民意狂欢(从“我是吊丝我怕谁”到“丁XX到此一游”)……当然,在看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在被别人看。
当微博平台被铺天盖地的短平快淹没而长微博的单调令人厌倦的时候,“微刊”应运而生。它囊括读书、美食、旅行、情感、服饰搭配等领域,比140字丰富,比长篇大论简约。
这还远远不是刷屏的全部阵地。不足两年,微信用户数就突破了3亿。打开绿色图标,朋友圈、微信群、摇一摇,刷屏刷得不亦乐乎。微信公众账号也成为媒体、企业、公关团队乃至个人的新宠,实用信息、实时消息、生活常识、阅读分享、产品推送,纷纷涌向屏幕。更不要提你手机里形形色色的App了!
究竟是技术进步刺激了刷屏的需求,抑或是刷屏刺激了技术进步?摩尔定律、六度空间、最小世界、长尾理论,哪一款理论才值得相信?反正,当《新闻联播》都号召观众关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时,我们知道,刷屏时代已不可阻遏地来临了。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了表达欲,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愿意看别人表达。这倒未必意味着人们投入的感情很稀薄。事实上,美国加州大学调查发现,社交网络使分手后的疗伤更困难——近1/3的人不忍删除社交网络上的亲密照片,半数人删除后会后悔。另一项调查则显示,将近90%的人分手后仍在社交网络上关注前任。看来,刷屏和被刷屏也让我们变得更纠结了。
好在很快,刷屏成了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有人靠刷屏找到工作,有人以刷屏为工作,淘宝广告也悄然入驻微博平台。如下场景于是随处可见:在地铁、公交车厢、电梯、街道、火车站、机场大厅、酒店大堂等公共场合,人们拿着手机、上网本、iPhone、iPad等各类终端,全神贯注、运指如飞,热门资讯、冷笑话、新闻图片、电影、网络小说,随手转、随手拍、随手购……
既然一切都可以在屏幕上呈现、表演、进行,既然屏幕涵盖了生活,通过刷屏和被刷屏能获得所有想要的讯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似乎也被抹平了。
然而世界真的是平的吗?档期撞车的《致青春》和《钢铁侠3》都在社交网站上刷新,有网友幽幽地说:“这种时候鉴定你是哪类人的最简单方式,就是看你被《致青春》刷屏,还是被《钢铁侠3》刷屏。”刷屏由此成为“人群鉴定”的依据。如果你看看流传甚广的几个段子,比如“知道XX说明你老了”,就明白世界其实还是很参差不齐的。
不过,美国教师马克·鲍尔莱因担心的是,刷屏会不会造就“最愚蠢一代”?理由是,刷屏降低了人们对某件事的注意力,稀释了知识的质量,让我们满足于碎片化阅读,娱乐至上,不求甚解。世界是平的由此具有了这样的含义:别人有多蠢我们可能也有多蠢。
当然也不必悲观。刷屏已无孔不入,使我们的生活日益快捷、多元,尽管新技术总有令人不适的地方。有一种热情叫刷屏,有一种围观叫被刷屏,生活有多广阔,刷屏就有多少弥散。